
1、用户侧储能受海外市场拉动
近年来,
用户侧储能市场热度攀升,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拉动。
长期以来,欧洲、美国是用户侧储能的主要市场,约各占据全球1/4的市场。主要原因在于,海外电网协调能力弱,工商业及家庭供电稳定性较差;海外鼓励储能发展,出台减税或补贴等政策扶持行业发展,如美国对于高于5kWh的储能系统,到2026年给予最高30%的投资税收减免;海外地广人稀,家庭及企业分布较为分散,用户侧储能系统成为必备装置;户外活动、野外露营、移动电子产品等多方面因素,致使海外市场对家庭用户侧储能有着天然的偏好。
2022年,欧洲能源危机导致其天然气、煤炭等能源价格大幅上涨,企业及家庭的用电成本陡增,且还面临断供风险,进一步刺激了用户侧储能产品需求。
此外,国内用户侧储能渗透率也在进一步提升。随着户外露营在国内普及,储能行业技术不断成熟,电力存储产品的关注度上升,据京东双十一战报显示,储能/户外电源成交额同比增长300%。受益于国内外储能市场需求“井喷”,用户侧储能市场成为新能源领域炙手可热的赛道。
2、三座大山阻碍国内用户侧储能发展
然后国内用户侧储能的发展在近几年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,据《2022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1年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中,用户侧储能的占比仅10%左右,据了解,当前限制国内用户侧储能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三。
首先,目前储能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峰谷电价差,收益难以得到保障,而2019年以来工商业电价累计下降超20%,峰谷价差空间缩小,进一步收窄用户侧储能的盈利空间。
其次,用户侧储能单个项目规模较小,客户所处行业分散且需求差异大,应用环境复杂,导致项目可复制性较差,推广速度较慢。
最后,储能安全标准严重缺失,难以得到有效监管,储能的安全性事故时有发生,限制了用户侧储能大规模应用。
现阶段,国内用户侧储能的发展空间主要在工商业环节。工商业用户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消费者,但用户侧储能投资的年化收益率低,企业的投资欲望有待进一步激励。
3、如何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?
促进用户侧储能发展,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提升用户侧储能收益,唯有收益明朗,企业的投资欲望才会进一步攀升,但储能的收益由于折旧不好评估而难以量化,对此,用户侧储能该如何应对?
想要量化收益,最重要的是明确用户侧储能的市场地位,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,推进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,提升用户侧储能的收益水平。另一边,储能企业需要持续提升储能技术水平,一方面提升储能的安全性,一方面通过持续性的技术研发,提升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、循环寿命,从而减少故障率,提高用户侧储能的利用率,降低储能综合成本,提升储能的使用价值。
另外,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,还需要持续完善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能力。企业需要积极储备大量用户负荷数据,并结合大数据进行市场分析,对未来电力市场进行有效预测,从而让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从被动转向主动,从而优化配置储能系统,高效提供需求侧响应服务,提高电能质量等,提升储能的经济价值。
据了解,储能安全及数字能源“双独角兽”企业c7娱乐电子游戏能源近期发布绿电来OS软件产品,其增加电力预测的能力,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用电行为,出具运营策略,并广泛且规模化的聚合能源资产,让绿色电力能够满足自发自用的同时,依据电力市场机制的及时响应,提升能源资产的收益率,提高源网荷储的互动水平。
伴随着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发展,用户侧储能的市场也逐步打开,而国内用户侧储能想要实现满意的收益,则储能企业需要不断降低储能成本,电力市场需要逐步完善电价机制,如此,国内用户侧储能的经济性才能逐渐显现,跨越“三座大山”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